2008年10月24日

摩天大樓的詛咒

【作者:劉晏 載數位時代 2008.11 174期】

國際金融市場的焦點,從擔心金融機構倒閉,轉為恐慌高外債國家是否會如骨牌般逐一倒下,其中最引人矚目的應該是杜拜,這個正在興建全球最高摩天大樓的城邦,將會證明「摩天大樓的詛咒」是否再度應驗。果然金融大海嘯淹沒了冰島之後,杜拜即將面臨破產危機的說法甚囂塵上。

摩天大樓的詛咒,其實是近年才流行起來的,馬來西亞的雙峰塔在1998年落成搶下世界最高樓頭銜前一年,爆發了亞洲金融風暴,台灣的101大樓落成前後,經濟景氣長期低迷不振,中國上海環球金融中心在今年8月落成時,股市已經頹然下跌六成。

擁有全球最多摩天大樓的香港,目前最高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,完工前後正好是SARS肆虐的高峰期;興建中的九龍環球貿易廣場,將會在2008年到2010年分段完工,成為香港第一高樓,如今不但經濟看壞,即將搬進去的租戶就包括不久前風暴核心的摩根史丹利,摩天大樓的詛咒,看起來煞有介事。

摩天大樓早就引起林林總總的爭議,像是摩天大樓總是射穿城市的天際線,對景觀造成傷害,還可能造成屏風效應,同時摩天大樓往往空置比例甚高,形成資源浪費,但是這些批評中,就屬摩天大樓的落成,常常的帶來經濟災難的巧合,最是危言聳聽,而有了「摩天大樓的經濟魔咒」這種說法。

其實到底是摩天大樓帶給人們詛咒,還是人們帶給摩天大樓詛咒?

回顧經濟歷史,摩天大樓的魔咒並不難理解。興建摩天大樓的原因,通常是在經濟泡沫累積一段時間之後,由於強烈的自我意識在經濟榮景餵養下滋長,好大喜功的心態在此時也達到頂峰,於是想要做點「全世界最…」的事,不過由於此時經濟通常也在強弩之末,最後的垮台也是意料中事。應該說摩天大樓無罪,建構摩天大樓的人才是真正的劊子手。

摩天大樓的魔咒直到最近才顯靈,而且都在新興國家發生,主要的原因就在於大部分的建設都需要舉債,以摩天大樓的規模,舉債幅度龐大,往往需要發行以美元計價的外債來舉措資金,等到經濟稍有風吹草動,本國幣值大幅貶落,原本借一百億的,馬上變成借了兩三百億,還不起的結果,只好宣布倒閉。

其實摩天大樓的魔咒,是在最近才以「經濟的劊子手」面目出現,歷史上最有名的摩天大樓-「美國的帝國大廈」,不但不是經濟的劊子手,甚至在破土動工時,還被視為救經濟的萬靈丹,因為帝國大廈在1930年開始動工興建前一年,美國已經爆發經濟危機,當時只花了420天就完工的帝國大廈,除了是出資者自我炫燿的工具,也被視為克服經濟衰退困境的作法,一方面希望增加經濟的就業機會,一方面希望轉移民眾的悲情。

因此摩天大樓除了是現代經濟的魔咒,在過去是被視為可以刺激經濟的迷思。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誤以為美國在1929年的蕭條之後,僅靠著增加公共建設就走出陰影。其實經濟大蕭條後所興建的帝國大廈和有名的胡佛水壩,都不是後來以「新政」馳名的羅斯福總統的心血結晶,而是發生在被罵翻的前一任胡佛總統時代。帝國大廈完工後十年內,幾乎無人使用,而有「空國大廈」(Empty State Building)的罵名。美國在公共建設之後仍然陷於蕭條,直到羅斯福在1933年當選總統後推出改革經濟體系的新政,才協助美國走出蕭條的陰影。

現在推行愛台十二項建設的官員,可能要捫心自問:台灣當年的十大建設,真的就是經濟起飛的原因嗎?其中到底誰是因?誰是果?在越戰爆發之後,台灣的經濟在「戰爭財」的挹助下已經逐漸起飛,當時的公共建設供不應求,因此建設符合眾人的需求,目前台灣的景氣仍陷低迷,公共建設已然過頭,蚊子館滿天飛,這樣的建設,會有任何效果嗎?

其實並不只有摩天大樓才有魔咒,任何泡沫經濟下的瘋狂建築潮,都是詛咒,台灣在泡沫經濟時代動工完成的建築,無論是台北縣政中心,或是台南地方法院,固然留下了美侖美奐的建築,但是資源的浪費也超乎想像。

甚至也不需要任何建築就有魔咒,任何好大喜功卻超乎能力的夢想,就可以帶來災難,冰島雖然沒有摩天大樓,卻有「夢想的摩天大樓」,蕞爾小國也希望躋身國際金融中心,於是銀行大量對外舉債,終至於難以支撐。

當你發現某個國家的經濟看起來蓬勃成長,彷彿開始有泡沫經濟的跡象,同時又宣佈要展開重大建設,不管戳破天際線的是摩天大樓還是巍巍高塔,還是盡量保持距離吧!推動這些建設的人已經給這些建設下了魔咒,同樣如果有任何人告訴你,因為經濟景氣低迷,推行公共建設可以挽救經濟,還是一笑置之吧!好夢由來最易醒,這種夢想從來也沒有實現過,倒是魔咒常常應驗。

沒有留言: